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中国蛋糕40年间的变化|资讯|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
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老式样的奶油裱花蛋糕,好利来在三十周年时还推出了复古版蛋糕,让人从外形上一秒重回九十年代。如今,随着烘焙行业的快速发展,大家对蛋糕的印象早已有了新的刷新,慕斯、巴斯克、千层等也已成为除奶油蛋糕之外的常规蛋糕选品,人们的食用场景也不再限于生日、节日。
从奢侈品到日常消费品
从建国年以来看西点中蛋糕的发展,华经产业研究院划分了四个阶段:1980年以前,几乎空白;1980-1990年,蛋糕行业开始兴起;1990-2000年,国内外企业开始在国内设厂,国内蛋糕行业开始大规模生产;2000年至今,被视作快速发展时期。
若是从大数据出发,1980年,我国年均工资762元,而2019年的年均工资水平为90501元。在知乎「有哪些曾经是奢侈食品现在却变得平民化的食物?」话题下,网友“太阳城索拉利斯”分享,1980年其父亲的工资为50元,而普通麦淇淋蛋糕要10元,甚至高达18元,若从工资换算到当下,相当于一个蛋糕售价2000元。
实际感官与此类似,在过去买生日蛋糕是支出占比极重要的一项,属于大额消费。而如今购买生日蛋糕,对普通家庭来说算不上多大的消费,更无需花费1/4的月薪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基础蛋糕已经是城镇居民人人都具备购买力的普通食品,不再是量少价高的稀缺品,这也是蛋糕保有市场体量乃至不断扩容的国民购买力基础。
制作原料的变化
再来看原料上,以极具代表的乳脂原料的变化为例,相信大家的感受可能会更加真切。
在1980年之前,奶油蛋糕属实为奢侈品,除极少数国营接待外宾的餐厅酒店会少量生产,基本绝迹于市面。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,奶油蛋糕才重回市场,只不过当时蛋糕上的“奶油”,因缺乏原料,多是靠蛋清加糖打发所得的点缀。
1980年,我国从丹麦引进了麦淇淋生产设备,相比产量稀少的黄油,麦淇淋熔点高、操作和裱花稳定性好,但吃过的估计也会对留在口中蜡质般的硬滑口感依然有印象。
1990年,模拟稀奶油的植脂奶油进入中国,逐渐取代麦淇淋在蛋糕上的应用。同麦淇淋一样,植脂奶油打发率高,且裱花稳定,不像动物稀奶油打发后室温放置会变软变形,且可冷冻,遂迅速占领市场。以立高、维益、南侨等为代表的品牌都见证了这一阶段的蓬勃发展。
21世纪后,随着大家消费升级,北方以好利来、味多美,上海以红宝石、凯司令等为代表的品牌开始重点宣传自己使用黄油、稀奶油等动物乳脂,引导了消费者对原料的关注。
此外,随着原料的多元进口和推广,蛋糕也从最初的奶油、水果罐头风味,发展为乳酪、开心果、百香果、抹茶等愈发丰富多元的风味。
食用场景更趋于平常
食用场景上,蛋糕也早已从生日蛋糕、节日伴手礼等重要场合延伸至更为日常的存在。
根据《中国食品》于2005年刊发的一文中的说法,在1980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,中国人以生日蛋糕逐渐取代传统面食作为生日祈福品,面包房应市场需求开始直接从各大酒店独立出来,直接为市民所服务。
此外,除了庆生、祝寿的场合,蛋糕也曾在1980-2000年成为沪浙地区春节走亲访友的硬通货。以上海为例,1983年春节,市烟糖公司生产了近百万只蛋糕供给市民,1984年春节,有120W个裱花蛋糕供给市场;1992年春节前《解放日报》还发布了《大蛋糕再度走俏需防止一哄而上》的文章。
再来看浙江绍兴,1990年春蕾蛋糕店的蛋糕也一度常驻绍兴人春节走亲访友的榜单。在1998年,春蕾一间20㎡的小店,过年期间一天的销售额可高达5W。那时大家一边购买,一边不停转送也舍不得自己吃,是因为价值和稀缺性依然凸显。
但进入21世纪后,蛋糕的贵重属性、高值感逐渐消退,随着更多外资烘焙、咖啡连锁品牌的进驻,将受众对准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,同时拓展了相比整个蛋糕价格更为亲民的切件蛋糕的出品,从而扩大了消费场景,为下午茶、会友、悦己等更为高频的消费提供了产品基础。
出品形式更为多样
正如上面提到的,纵观数十年的发展,蛋糕在出品上也更为多元。
首先是蛋糕品类。前期受限于原料短缺和食品工业发展的落后,出品基本以奶油蛋糕为主,装饰也较为古早,多在蛋糕胚外层进行抹面,再裱花装饰。
此外,随着黄油、奶酪等原料的进口量逐年递增,原料商的积极推广和宣传,磅蛋糕、巴斯克、慕斯蛋糕、提拉米苏、冰淇淋蛋糕、千层蛋糕等都已成为大众熟知且容易购买的品类。
出品形式上也更为灵活,除了传统的大生日蛋糕,切件蛋糕、罐子蛋糕、盒子蛋糕等小份蛋糕已经是门店的常规产品。根据美团发布的《2022烘焙品类发展报告》,蛋糕品类中20~30元的产品类型逐渐提高,并呈现出蛋糕和甜品的融合趋势。当然,还有从门店冰柜冷藏产品拓展出线上冷冻产品的形式,不过这点我们在下面结合售卖渠道再展开。
未来发展趋势
在欧美国家,烘焙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几乎每一位家庭主妇都会做蛋糕和点心。每当亲朋好友聚会之时,主人往往为客人献上自制的蛋糕或面包。漫步街头,那些前店后厂、自产自销的烘焙糕点房比比皆是,随时可买到新鲜的面包、蛋糕和点心。而点缀在巴黎、维也纳、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名城中的露天咖啡座,更富有一种浪漫和温馨的情调,在都市美景陪衬下享用点心和饮料,别有一番情趣。因此,蛋糕甜点不仅是烘焙的组成部分,而且已成为人们的饮食文化的象征 。
蛋糕食品要具有三大功能:营养功能,生理功能,文化功能。自古以来食品就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。实际上人类社会中,食品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大到国家交往,小到朋友聚会、生日纪念,都少不了食品的参与。生日蛋糕、中秋月饼都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。此外,弘扬本国饮食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民饮食生活的需要,对于加入WTO后保护本国的农业、食品产业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我国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,大米和中式面制食品的使用量逐渐降低,这使得蛋糕被我国广大消费者接受,其市场状况非常乐观,销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。
改革开放30年来,蛋糕食品,特别是一些花色糕点,早已受到人们的欢迎,成为中国饮食业销售量很大的品种。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,成为人们外出旅游、节日庆贺的必备食品。可以预见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烘焙制品的质量改进和品种的增多,国内的烘焙食品业都将往更高端是方向发展。
当今烘焙食品业在国内占有较重分量的地位,其产品消费市场巨大,能够反映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水质量。现烘焙食品行业在国内基本形成以独资、合资、国有、民营和其他业务系统的经营格局。国内市场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,国有企业占据中端,乡镇、民营企业占据低端市场;从过去2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,格局逐渐稳固,各种烘焙产品都有较为固定的销售市场和消费群体。现消费者对烘焙食品需求逐渐高品位化、高质量化,这也给烘焙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本文转载自:贤集网。
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
2024年4月13-15日
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顺义馆)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烘焙产品生产与消费国,也是全球烘焙行业增长最快的国家。2022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853亿元,预计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69.9亿元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,是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中心、国际大都市,对于烘焙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。
企阳国际会展集团与北京京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,将共同承办“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”,实现优势资源共享,更好服务于客户,为客户创造更多商机和价值。将与各协会继续保持密切地合作,共同努力,实现行业互利共赢。
致力于为广大烘焙业界人士打造一场高规格、高标准、高水平的行业盛会,“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”,将于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顺义新馆)盛大举行,为全球烘焙行业领袖、专业人士以及各类烘焙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创新思维的分享平台,为推动烘焙行业在研发、制造与分销、以及相关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注入动力,促进中国烘焙行业的全面发展。同期举办20场左右的精彩同期活动,打造烘焙、餐饮行业“新引擎”。
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
展会规模
80000+展出面积、2000+参展企业、100000+专业观众
日程安排
布展时间:2024年4月11-12日
展览时间:2024年4月13-15日
撤展时间:2024年4月15日下午
展览范围
烘焙原料与成品 粮油产品、老字号、烘焙添加剂、保鲜剂、烘焙馅料、蛋糕装饰物、烘焙成品、其他烘焙原辅料等;
咖啡、饮品、轻食 咖啡原料、成品与咖啡机饮品与果汁机、茶饮与茶具、冰淇淋原料、成品与设备披萨等轻食原料、成品与设备等;
家用烘焙及外卖用品 小包装烘焙原辅料、家用模具用具、家用电器、家用包装饰品、外卖包装及用品等;
烘焙产品包装解决方案 烘焙产品包装材料、烘焙包装设备及工具、烘焙包装设计等;
烘焙设备 烘焙生产设备、烘焙器具模具、烤箱及烘烤熟制设备、展示柜、储藏与冷藏柜餐饮设备等;
烘焙生产 烘焙工艺与研发技术、OEM/ODM代工、月饼及月饼生产、糕点及糕点生产、饼干及饼干生产线、伴手礼及伴手礼生产、糖果及糖果生产、休闲食品及休闲食品生产等;
烘焙特许加盟 品牌饼店加盟、传统糕点店加盟、咖啡厅、时尚饮品店、冰淇淋店、餐饮店加盟等;
其他 学校与培训机构(技术类、管理类、创业类等)、互联网平台、信息技术、饼店等连锁终端设计与装饰物流与冷链、媒体等。
2024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烘焙展览会
历届参展品牌